——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齐鲁先锋共产党员孙宝江
6月26日,山东省委隆重召开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表彰全省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宝江教授被评为“齐鲁先锋共产党员”
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开采深度的递增,更为可观的石油正不断被发掘,走向深水已经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深水钻井技术能力不足,许多核心技术还得依靠海外支持。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863”海洋技术领域总体专家组专家、“863”海洋技术领域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孙宝江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井流体力学与工程、海洋石油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他深知受深水钻完井理论和技术不足的制约,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面临很多挑战。
2011年3月,以孙宝江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名单,研究方向为“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水钻完井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团队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孙宝江所率领的35人科研团队45岁以下人员占74%,研究领域涵盖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油田化学、岩石力学等学科,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几十年来,孙宝江一贯秉承严肃科学的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作风,肯于吃苦耐劳、甘于忍受寂寞、善于团队合作。在科研团队中,孙宝江总是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考虑得少。他做事公平公正,久而久之,团队就形成了一种团结向上、愉快和谐的氛围,这样的团队其战斗力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通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尽快突破深水油气田钻采关键理论和技术,我国才能掌握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动权。在孙宝江的率领下,这个团队针对我国亟需加快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这一重大战略需求,形成独具特色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油气井钻完井新理论新技术,为开发深海海底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5年,团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其中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570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30余项。团队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及省部级重大项目4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2项,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到位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发表研究论文570篇,130篇被SCI、EI摘录,授权发明专利2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1项,出版专著2部。
图为孙宝江在实验室。